您当前位置:首页 - 用药指南 - 正文用药指南

抗击“溃疡”用替丁(6)

日期:2011-01-10
学结构上以噻唑环代替西米替丁上的咪唑环,副作用也不大,仅有头疼、头晕、便秘、口干、恶心等少见副作用。新型H2受体拮抗剂尼扎替丁和罗沙替丁,前者与雷尼替丁相似,后者是壁细胞上组胺H2受体高度选择性和竞争性拮抗剂,两者长期服用副作用轻微,偶有便秘和腹泻等表现。

  但总的说来,H2受体拮抗剂的副作用都比较小,总发生率低于3%。所以,患者可以在考虑副反应的前提下,选择副反应较小的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类药物,而不能“讳药忌医”,一棍子否决所有替丁类药物。

  浙江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内镜中心主任 杨建民:

  只要是在消化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患者是可以避免此类药物发生毒副作用的。即使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予以减量、停药或更换药物,并酌情给予相应的治疗,一般都能很快地恢复。

  替丁类药物能否“孤军奋战”

  既然替丁类药物有较好的抑酸抗溃疡作用,那是不是可以单用其治疗消化性溃疡呢?

  陕西省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 李增烈:

  溃疡病的愈合或复发虽与胃酸酸度,尤其是与占主要分量的夜间胃酸有关,但是,目前大量的研究证明幽门螺杆菌也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之一,而且常规抑酸治疗,愈合的溃疡每年复发率为50%~70%,而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使溃疡复发率降至5%以下。

  目前临床上治疗消化性溃疡,尤其针对胃酸分泌过多的患者,常将抑酸剂和抗生素阿莫西林、甲硝唑联用,这就是常说的“三联疗法”(具体内容将在2006年第1期“名医谈病”专栏中介绍)。

  综合实力大比拼

  目前国内常用的H2受体拮抗剂有三种,分属三代。它们的作用机制虽然相同,但是其综合实力却各有千秋。站在点将台上的三代H2受体拮抗剂,经过了消化科专家和溃疡患者多年的验证,谁会成为最具实力的胜出者呢?请看——?

  NO1. 西米替丁

  出身:第一代H2受体拮抗剂

  推介剂型、规格:胶囊,30粒/盒,200毫克/粒

  作用强度

快速导航
  • 交通位置
    梅州市大埔县湖寮镇同仁路269号
  • 门诊安排
    急诊科电话:5522818
  • 体检中心
    雄厚技术力量,为您保驾护航
地址:梅州市大埔县湖寮镇同仁路269号 邮编:514299
急救电话:120  办公室电话:5522285 医务科:5524859 医患办(投诉电话):5522284 急诊科电话:5522818 采购监督电话:5522285
版权所有:大埔县人民医院 粤ICP备202315249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