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护理天地 - 正文护理天地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预防与护理

日期:2005-03-1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经呼吸道传播。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突起高热、头痛、呕吐、皮肤粘膜瘀点及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有败血症休克及脑实质损害。本病多发于冬、春季节。
  预防:
  1、  在冬、春季节,如有高热、抽搐、意识障碍及皮肤瘀点病人应及早送至医院隔离治疗。
  2、  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炎。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受凉。
  3、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少去拥挤公共场所;外出戴口罩,减少集会。
  4、  密切接触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可服药预防,可用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SMZCO),成人每天2克,儿童50~100毫克/公斤,连服3日。亦可用氯霉素滴眼液滴鼻。
  5、  预防接种,每年11~12月2岁至15岁以下儿童可到当地卫生防疫部门进行皮下注射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接种次数一次,每次100微克,三年内避免重复接种;流行区成人、2岁以下儿童可进行应急接种。
  护理:
  1、  呼吸道隔离:隔离至症状消失后3日,不少于病后7天。
  2、  休息:安静卧床休息,病室应保持空气流通、舒适、安静。
  3、  饮食: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供给足够的水分,不能进食者静脉补液,昏迷者可鼻饲。
  4、  病情观察:流脑发病急骤,在住院24小时内有从普通型转为暴发型的可能,病情急剧恶化,故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1)生命体征、面色、瞳孔等变化。(2)意识障碍是否加重。(3)皮疹是否继续增加、融合。(4)抽搐先兆及表现。(5)记录出入量。
  5、  心理护理:因本病起病急、病情重,病人、家属均可产生紧张、焦虑及恐惧心理。护士要镇静,守候在病人床前,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精益求精的技术操作,取得病人及家属的信赖,使其产生安全感。耐心作好安慰、解释工作,使病人增强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6、  对症护理:
  (1)  高热:可用药物或物理降温。
  (2)  头痛:关心、安慰病人,说明头痛原因。必要时按医嘱给以止痛药或加强脱水治疗。
  (3)  呕吐:呕吐时病人取侧卧位,吐后及时清洗口腔,并更换脏污的衣服、被褥,创造清洁环境。
  (4)  注意眼、口腔、皮肤的护理:保持眼部、口腔清洁。注意皮肤清洁,保持床铺平整、清洁、于燥;翻身时避免拖、拉等动作,防止皮肤擦伤;瘀点一般可涂以抗生素软膏,防止继发感染。
  (5)  惊厥、意识障碍等:配合医生,积极进行抢救治疗。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快速导航
  • 交通位置
    梅州市大埔县湖寮镇同仁路269号
  • 门诊安排
    急诊科电话:5522818
  • 体检中心
    雄厚技术力量,为您保驾护航
地址:梅州市大埔县湖寮镇同仁路269号 邮编:514299
急救电话:120  办公室电话:5522285 医务科:5524859 医患办(投诉电话):5522284 急诊科电话:5522818 采购监督电话:5522285
版权所有:大埔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