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抗菌药使用要对症
当皮肤上生出一些水疱时,有些人愿意用一些外用抗菌药来治疗,那么应如何对症用药,使用外用抗菌药又该注意哪些呢?
浅表皮肤被细菌感染可外用抗菌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有关专家介绍,在浅表皮肤被细菌感染时,可外用抗菌药物。皮肤位于体表,是机体抵御外界各种刺激的第一道防线,皮肤病是十分常见的。其中由微生物感染所致的皮肤病尤为常见。它可以是细菌如脓疱疮(俗称黄水疮),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或)溶血性链球菌所致;或是病毒如单纯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或真菌性的,如手癣、足癣,在湿热的环境下是很常见的;或是寄生虫如疥疮,由疥螨引起的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所以,应针对不同的病原体选择抗细菌药、抗病毒药、抗真菌药、抗寄生虫药等。当发生浅表的皮肤细菌感染时,可首选外用抗菌药物。
对于浅表的、比较局限的皮肤化脓感染,如脓疱病、毛囊炎、皮肤外伤后的感染,可外用抗菌药物。如果感染比较广泛,如多发脓疱疮、多发毛囊炎,或皮肤感染部位比较深,如疖肿、丹毒,则除了外用药外,还应在医生指导下内服相应的抗菌药物,辅以理疗,如紫外线照射患处等。如果红肿明显,自觉疼痛,或者有发热等全身性不适,则应及时到医院诊治,以免延误治疗。
如果擦破皮肤后,出现局部红肿疼痛,有两类外用药可选择。一类是抗菌药物类外用药,常用的有诺氟沙星软膏、四环素软膏、红霉素软膏等。另一类是消毒防腐剂,目前常用的有酒精、碘酒等,可作为创面的清洁、消毒或抗感染用。一般可先以消毒液清洗患处,然后外涂消炎药膏。
别长时间、大面积外用抗菌药物
在选择外用抗菌药物时,首先应该选择不经常或不作为全身使用的抗菌药物。其次,要对症下药。细菌有很多种类,不同细菌造成感染的表现不一样,所选用的药物也就不一样。另外不要长时间、大面积外用抗菌药物,一是因为药物可以经皮肤吸收,产生全身性的毒性作用,如长期外用庆大霉素,吸收后可能产生耳毒性和肾毒性;二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