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用药指南 - 正文用药指南

盘点家庭药箱中必备的感冒药(2)

日期:2010-12-08
用药时,可以选一种对症治疗的和一种抗菌素同时应用,但不要选择同一种类的两种药同时应用,否则会增加药物对身体的毒副作用。另外感冒药多数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副作用,胃肠功能不好者服药时更要注意对胃肠的保护。通常,感冒5~7天后会自然痊愈,如服药一周仍不见好转要及时就医。感冒时要多喝水多休息,清淡饮食。

感冒在中医中分为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治疗的关键在于对症,否则不仅对身体无益,还会加重病情。

风热感冒常用中药:

板蓝根颗粒: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所致的咽喉肿痛等症状。

用法: 冲服,一次15克,一日3次。

注意: 糖尿病患者禁服。服药期间,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风寒感冒不适用。

双黄连口服液:疏风散热,泻火解毒、清肺利咽。适用于风热引起的发热、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等。

用法:口服,儿童一次1支(10ml/支),成人一次2支,一日3次或遵医嘱。

注意:含蔗糖,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服药前,如有轻微沉淀,应该摇匀,但并不影响疗效。

风寒感冒常用中药:

感冒清热颗粒: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用法:开水冲服,一次1袋(12克),一日2次。

注意:服药期间,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风热感冒者不适用。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孕妇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风寒感冒冲剂:解表发汗,疏风散寒。

用法:每次 1袋(8克),每日 3次,温开水冲服。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1/2量;3~7岁儿童服成人 1/3量。

注意:服药期间,宜多饮白开水,饮食宜清淡。汗出以微汗为度,不宜发汗太过。

用药指导

用中药治疗感冒,首先要先分清风热和风寒感冒的区别。很多人认为夏天的感冒是风热,冬天的感冒是风寒,这是错误的。风热感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并以春季更为多见。而风寒感冒冬季更常见。中药治疗感冒见效较慢,但副作用也较小。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最新更新
热门信息
快速导航
地址:梅州市大埔县湖寮镇同仁路269号 邮编:514299
急救电话:120  办公室电话:5522285 医务科:5524859 医患办(投诉电话):5522284 急诊科电话:5522818 采购监督电话:5522285
版权所有:大埔县人民医院 粤ICP备202315249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