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于未然-举行大埔县应对秋冬季疫情医疗救治应急演练




为建立完善的新冠肺炎医疗救治运行机制,有效提升医疗救治效率和质量,检验医疗机构对重大传染病的发现和处置能力,9月29日下午,在大埔县人民医院举行大埔县应对秋冬季疫情医疗救治应急演练。本次演练本着“以练为主、注重实战”的原则,多部门、多科室联动。县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和各县直、乡镇卫健单位相关负责人到现场观摩。
演练模拟预检分诊接诊一名男性患者,大埔县户籍,由家属陪同就医(均有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在预检分诊处初测体温38.6℃,立即安排患者离预检分诊台一米处的椅子上坐好,询问病史及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得知:患者发热伴咳嗽3天,来诊前口服布洛芬一次,5天前(9月24日)到青岛市市北区旅游,回家后在家休息,密切接触者为其父亲、爱人、儿子,均无发热症状,考虑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一、模拟预检分诊处(可疑患者甄别、发现)
预检分诊处医务人员通过询问流行病学史,测体温等发现可疑患者后,立即按应急预案处置,上报科主任及医院相关部门,做好二级标准防护,通知发热门诊做好接诊准备,并引导病人到发热门诊。
二、特殊发热门诊(患者诊断、报告)
特殊发热门诊复测患者体温,并再次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及病史、症状;核酸采样、胸部CT检查;隔离留观;组织院内专家会诊,结合患者临床症状、核酸检测结果、流行病学史及职业史等,诊断为新冠肺炎;2小时内网络直报,立即报告县疫情防控指挥办医疗救治组、县疾控中心。
三、医疗救治(救治方案、救治技能)
大埔县疾控中心到隔离病房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医院对患者开展医疗救治。
四、患者转运(转运防护、终末消毒)
模拟2天后,患者病情危重,经医院专家组再次会诊后,请示市指挥办同意后,转运到市人民医院继续救治。并按要求做好病区消毒。
整个演练过程严肃认真、科学有序,参与科室各司其职、配合默契,参演医护人员反应迅速、处置得当,贴近实战,取得了良好效果,达到了检验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的预期目标。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进行了剖析总结,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和点评,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通过演练,进一步完善了我县应对秋冬季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应急体系,规范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处理流程,提高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应急处置能力和应急队伍的实战水平,为可能出现的秋冬季疫情做好应对准备,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演练模拟预检分诊接诊一名男性患者,大埔县户籍,由家属陪同就医(均有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在预检分诊处初测体温38.6℃,立即安排患者离预检分诊台一米处的椅子上坐好,询问病史及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得知:患者发热伴咳嗽3天,来诊前口服布洛芬一次,5天前(9月24日)到青岛市市北区旅游,回家后在家休息,密切接触者为其父亲、爱人、儿子,均无发热症状,考虑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一、模拟预检分诊处(可疑患者甄别、发现)
预检分诊处医务人员通过询问流行病学史,测体温等发现可疑患者后,立即按应急预案处置,上报科主任及医院相关部门,做好二级标准防护,通知发热门诊做好接诊准备,并引导病人到发热门诊。
二、特殊发热门诊(患者诊断、报告)
特殊发热门诊复测患者体温,并再次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及病史、症状;核酸采样、胸部CT检查;隔离留观;组织院内专家会诊,结合患者临床症状、核酸检测结果、流行病学史及职业史等,诊断为新冠肺炎;2小时内网络直报,立即报告县疫情防控指挥办医疗救治组、县疾控中心。
三、医疗救治(救治方案、救治技能)
大埔县疾控中心到隔离病房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医院对患者开展医疗救治。
四、患者转运(转运防护、终末消毒)
模拟2天后,患者病情危重,经医院专家组再次会诊后,请示市指挥办同意后,转运到市人民医院继续救治。并按要求做好病区消毒。
整个演练过程严肃认真、科学有序,参与科室各司其职、配合默契,参演医护人员反应迅速、处置得当,贴近实战,取得了良好效果,达到了检验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的预期目标。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进行了剖析总结,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和点评,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通过演练,进一步完善了我县应对秋冬季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应急体系,规范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处理流程,提高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应急处置能力和应急队伍的实战水平,为可能出现的秋冬季疫情做好应对准备,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