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开展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
脑积水(hydrocephalus)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脊液的产生和吸收之间失去平衡所致的脑室系统和(或)蛛网膜下腔扩大而积聚大量脑脊液。在临床上颅内炎症、脑血管疾病、脑外伤、各种内源性或外源性神经毒素、缺氧水和电解质紊乱等通过不同机制造成液体在脑组织内积聚而成。通常是由于脑脊液循环通道上的阻塞,使脑脊液不能达到其吸收部位或吸收部位发生障碍,极为罕见的是由于脉络丛乳头状瘤等所引起的脑脊液分泌过多。包括阻塞性脑积水和交通性脑积水。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脑重量虽只占全身重量的2%,占全身血循环的15%,脑氧耗量成人为全身耗氧量的20%,儿童达40%,脑组织又是一个丰液体器,水分占80%,一旦水、电解质在脑组织中病理蓄积即造成脑积水,直接危害生命中枢,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一般来说脑积水会造成以下三种结果:① 会导致智能障碍,可仅有轻度记忆力及计算力减退,常伴有迟钝、淡漠、缄默等。重者可呈痴呆。少数可有激动、易怒、哭笑无常、幻觉、谵妄等。② 会导致行动障碍,常在精神症状出现后逐渐开始,有起步困难,行走缓慢不稳。肌张力和腱反射常增高,反射阳性。有时呈现轻偏瘫。③ 尿便障碍,尿便频繁、失禁或困难,有时仅在晚期出现。一般认为“痴呆、运动障碍、尿失禁”为其三联症,有运动障碍者手术效果好。以步态障碍为主者,手术效果比以痴呆为主者要好,尿失禁仅见于晚期。
手术目的是建立脑脊液循环通路,解除脑脊液的积蓄,兼用于交通性或非交通性脑积水。常用的分流术有脑室-腹腔分流(V-P),脑室-心房分流(V-A),腰大池-腹腔分流(L-P)。
V-P分流目前应用最为广泛,但其分流管梗阻的发生率达30%以上;其次脑室穿刺所致皮层损伤是诱发癫痫的关键因素,其发生率为9.4%~24%;感染也是其失败常见原因。
相较于V-P分流,L-P分流正逐渐显示出独特的优势:1.无脑部操作,避免了脑部并发症,如脑穿刺创道出血、脑损伤所致的癫痫等;2.堵管率低,据文献资料,对316例交通性脑积水行LP治疗,分流有效性为93.03%,阻塞率仅为5.06%;3.特殊患者裂隙脑、严重颅骨缺损、气管插管和常压脑积水患者;4.避免儿童因生长发育导致分流管相对缩短,重新更换分流管。
L-p分流的适应症包括:继发于颅脑损伤、感染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所致的交通性脑积水患者;脑室正常或缩小的患者;正压脑积水患者。
今年2月24日我科成功为一名脑积水患者实施L-P手术治疗,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恢复情况满意,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这是我院神经外科又一突破,填补了该项手术的一个空白。我们将继续不断提升自我水平,学习更新专业知识,不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医疗卫生事业贡献力量。
一般来说脑积水会造成以下三种结果:① 会导致智能障碍,可仅有轻度记忆力及计算力减退,常伴有迟钝、淡漠、缄默等。重者可呈痴呆。少数可有激动、易怒、哭笑无常、幻觉、谵妄等。② 会导致行动障碍,常在精神症状出现后逐渐开始,有起步困难,行走缓慢不稳。肌张力和腱反射常增高,反射阳性。有时呈现轻偏瘫。③ 尿便障碍,尿便频繁、失禁或困难,有时仅在晚期出现。一般认为“痴呆、运动障碍、尿失禁”为其三联症,有运动障碍者手术效果好。以步态障碍为主者,手术效果比以痴呆为主者要好,尿失禁仅见于晚期。
手术目的是建立脑脊液循环通路,解除脑脊液的积蓄,兼用于交通性或非交通性脑积水。常用的分流术有脑室-腹腔分流(V-P),脑室-心房分流(V-A),腰大池-腹腔分流(L-P)。
V-P分流目前应用最为广泛,但其分流管梗阻的发生率达30%以上;其次脑室穿刺所致皮层损伤是诱发癫痫的关键因素,其发生率为9.4%~24%;感染也是其失败常见原因。
相较于V-P分流,L-P分流正逐渐显示出独特的优势:1.无脑部操作,避免了脑部并发症,如脑穿刺创道出血、脑损伤所致的癫痫等;2.堵管率低,据文献资料,对316例交通性脑积水行LP治疗,分流有效性为93.03%,阻塞率仅为5.06%;3.特殊患者裂隙脑、严重颅骨缺损、气管插管和常压脑积水患者;4.避免儿童因生长发育导致分流管相对缩短,重新更换分流管。
L-p分流的适应症包括:继发于颅脑损伤、感染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所致的交通性脑积水患者;脑室正常或缩小的患者;正压脑积水患者。
今年2月24日我科成功为一名脑积水患者实施L-P手术治疗,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恢复情况满意,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这是我院神经外科又一突破,填补了该项手术的一个空白。我们将继续不断提升自我水平,学习更新专业知识,不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医疗卫生事业贡献力量。
- 上一篇:急性胆囊炎的治疗原则和手术时机
- 下一篇:对肺内结节鉴别诊断的一点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