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护理天地 - 正文护理天地

时间护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日期:2005-04-24

  时间护理是护理人员利用机体本身存在的生理节律,对病人心理因素、用药时间、生理病理等方面进行护理的一门新兴学科。早在两千多年前,祖国医学就注意到了时间因素与疾病治疗效果的关系。近年来,医务人员对人体的生物节律、选择给药治疗的最佳时间等研究较多。在护理工作中,掌握人体不同周期内的生理节律、疾病的发展规律及药物的药理作用时间节律,就能根据这些规律来更好地观察病情及有的放矢地实施各项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使病人早日康复。  
  1 最佳心理护理时间
  在19:00~21:00为心理护理的最佳时间。在此间实施心理护理,能最大限度地调动病人的积极因素。生物学家研究指出:人体每天9:00~11:00、16:00~17:00、19:00~21:00为精神活性提高的时间区,表现为精神欣快,喜欢与人接近,乐意回答和提出问题。19:00~21:00医护操作少,病区环境安静,病人易感寂寞,此时开展心理护理,能使病人较快地进入角色。加之白天护士忙于治疗和护理工作,护患间无足够的时间来交心相谈。所以19:00~21:00是责任护士全面掌握病人心理状态,作细致、周密心理护理的最佳时间。
  2 时间因素与临床用药
  研究证明,药物在体内过程的每一阶段都伴有时间节律。药物代谢的节律又有个体差异,常受年龄、遗传因素及环境条件的影响。可根据药效、毒性和代谢的时间节律及不同差异的个体,选择最佳用药时间。如在长期使用激素过程中, 8:00给药比在午夜给药对肾上腺分泌的抑制作用减小两倍。这是因为早晨的时间与血浆皮质醇昼夜节律的峰值位相时一致,血中皮质激素水平上升,对ACTH的分泌仅有微小的抑制作用;如果给药时间远离血浆皮质醇的峰值位相时,则能抑制垂体ACTH的分泌。再如,氢氧化铝凝胶,要求饭前服,可中和胃酸,保护胃粘膜,饭后服就失去了它的作用。因此,护士应熟知药物的药理作用及用药时注意事项,做到合理、科学用药。
  3 时间生理、病理学与时间护理
  研究发现,人体生理活动随自然界的变化呈现出多种节律性。人的体温在16:00~20:00最高,4:00~6:00最低。目前,许多护士将16:00体温提前到13:00~14:00测,再填入16:00体温栏内。这种测温法失其科学性,且有可能忽略某些低热病人而贻误诊治。疾病的节律变化近年来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病人的病情除昼夜节律的变化外还可随季节而变化。如:一日中冠心病的发作时间以21:00~1:00为最多,5:00~13:00最少。这与人体内阴阳之气盛衰消长规律完全相符。每年夏季冠心病的发作率最高,这可能与夏季气候炎热,病人全身耗氧量增多,心脏负担加重有关。因此,护士要根据时间生理学及疾病的节律性特点,进行病情观察及护理。
  在临床工作中,护士必须因时制宜,在紧急抢救、观察病情、心理护理及其它护理中,结合病人的时间节律、病理节律及药物的节律进行时

上一页12下一页
快速导航
  • 交通位置
    梅州市大埔县湖寮镇同仁路269号
  • 门诊安排
    急诊科电话:5522818
  • 体检中心
    雄厚技术力量,为您保驾护航
地址:梅州市大埔县湖寮镇同仁路269号 邮编:514299
急救电话:120  办公室电话:5522285 医务科:5524859 医患办(投诉电话):5522284 急诊科电话:5522818 采购监督电话:5522285
版权所有:大埔县人民医院 粤ICP备2023152499号-2